园林工程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大伟:把首都建星空体育设成为一个大花园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是近年来北京市民对于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的切身感受。习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北京积极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绿色发展优势,2024年3月出台了《关于深化生态文明实践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同步印发实施《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开启了全面建设花园城市新阶段,努力打造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和谐宜居的花园之都。近日,本刊记者围绕推动首都花园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对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大伟进行了专访。
花园城市建设是首都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方面。请您谈谈,花园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习曾这样描绘美丽中国的模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是习对北京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殷切期许和重要要求。市委市政府将花园城市作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内在要求,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以绣花功夫实现大城善治。《意见》和《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市域空间格局,打造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副中心等15片精华片区,营建8类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花园式场景。2024年是北京推动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森林环抱花园城市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建设,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添绿色动能。
记者:据了解,目前北京拥有的公园数量已达1065个。作为一座“千园之城”,北京拥有怎样的资源禀赋?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推进花园城市建设?
高大伟: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年建城史和87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的选址建设、发展变迁,都体现着顺应自然的中华文明智慧。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北京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接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2023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在世界大都市中处于领先水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居首位,为北京奠定了绿色生态基础。随着公园游憩体系的逐步构建,一大批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等相继建成,1065个公园遍布城乡,北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近年来,北京生态环境日益向好。仅2024年上半年,我们就发现中杜鹃等4个新物种。全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陆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519种星空体育,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这些自然优势是我们建设花园城市的基础和信心所在。我们将立足北京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特色,以生态文明为引领,通过全社会参与、精细化治理,不断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记者:目前,北京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推进了哪些重点项目?这对于推动城市绿化、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高大伟:为更好地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我们提出“示范片区推进、游憩体系完善、风景廊道统筹、生态基底夯实”的建设模式,谋划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比如,我们结合城市更新,将口袋公园、区级社区级绿道、林荫道路星空体育、立体绿化等园林绿化元素和内容一并纳入改造,实现园林绿化与水电气路房等各城市要素更好融合,合力打造一批特色示范街区,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美丽宜居的新变化。
在城市风景廊道体系建设中,我们以城市快速路和进京门户区为依托,打造“两轴六环”风景视廊:建设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及其延长线两轴统领的都城绿廊;建设古韵生机的二环古城花廊、四季斑斓的三环新城彩廊、绿意融城的四环世纪画廊、森林伴城的五环森林景廊和山水人和的六环山水情廊,塑造俯览京华的七彩云廊。
我们正在加快编制公园游憩体系专项规划,系统推进公园、绿道、活力圈建设,落实绿道系统专项规划,推动健康绿道、滨水慢行、城市慢行系统有机融合。目前,北京已经建成绿道1515公里,串联起社区、商圈、公园、绿地、乡村和森林。近期,我们还将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精心打造“京彩公园”品牌;结合下半年500公里绿道建设,聚力打造“京华绿道”品牌。同时,积极推广“活力圈”概念,依托公园、绿道及周边地区,打造商业、健身、游憩场所,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创新营建消费新场景。这一体系的健全,能够大幅提升公园绿地及沿线地区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同时带动文旅服务和农业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真正成为城市“活力聚集地”。
记者:《规划》指出,花园城市建设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第二阶段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系统联系的重要推力。在这方面,北京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
高大伟:在花园城市建设中,北京通过绿色空间与城市功能的深度嵌入,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为彰显首都风貌,我们精心保护北京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文化遗产,打通了“银锭观山”景观视廊,逐步贯通并衔接中轴御道和周边景观,恢复古园林面积6公顷。同时,加强古树名木全生命周期管理,建成了我国保存数量最多的古树基因资源圃。
为塑造花园式场景,我们营建各类花园化城绿混合单元,形成花园街道、花园乡村、花园商圈等8类花园场景,推进城市空间花园化提升。目前,我们在东城区菊儿胡同、西城区鼓楼西大街、顺义区香悦四季社区等地打造了城市公共生活场景,在前门三里河、五道营、三里屯等商圈打造了花园式多元消费场景,在房山、通州、密云等区打造了一批花园式乡镇、花园式乡村示范点。其中,在朝阳区亮马河打造的80万平方米国际风情水岸,已成为首都国际旅游消费的一张金名片。
为促进绿城、花城融合,我们完成了60家公园的全龄友好改造,54条道路实现林荫化;启动建设花园式示范街区20处、立交桥绿化300座、社区微花园30个。其中,平安大街的改造通过优化道路断面、增加中央绿化带,改善老城城市空间尺度,提高林荫健步悦骑的安全性舒适性,实现传统历史风貌和现代共享空间交融共生。
此外,北京在环境监测和资源保护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成150处节水集雨型绿地,实现城市绿地100毫米降水不外排;建设生态监测站,实现森林、湿地、绿地等典型区域全要素监测,还建成了国内首个生态综合感知模型库“万象”。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城市家具优化设计。
记者:花园城市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引领市民参与花园城市建设和维护方面,北京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高大伟: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是首都花园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已经开展43年,义务植树的内涵不断丰富,我们推出了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8大类37种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构建花园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全社会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发布带头义务植树、带头美化家园、带头文明游园的“三带头”倡议,倡导全市党员以“双报到”助力花园城市建设,推广“人人是园丁”模式,加快形成扩绿、兴绿、护绿的全民自觉行动。目前,全市已经开展1100多场相关活动,吸引1.5万余名在职党员为花园城市建设助力添彩。同时,我们发挥全市30家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100家园艺驿站的作用,开展“花果进庭院、园艺进社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小区、阳台、屋顶绿化;连续5年举办“市民花园节”,2024年全市16区和北京经开区启动“千家万盆”菊花栽培竞赛活动,开展了数千场生态园艺公益活动。像这样市民共建共享花园城市的实践,正在全市各区生动上演。
记者:《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新动能,创新生态经济新模式。目前,北京在发展美丽经济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和亮点?
高大伟: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北京在建设花园城市中格外注重持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着力推动传统园林绿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京字号”果花蜜,建立健全销售渠道,实现品牌化、市场化;创新林业经营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新型集体林场,推广发展林下经济。另一方面,依托首都园林绿化资源和各类花园式场景,持续打造花园城市特色IP,引导市民消费新时尚。2023年以来,我们推出了以“春花、夏果、秋彩、冬鸟”为主题的“花园四季”系列全民游赏活动IP。其中,“多彩京秋”系列活动参与市民1.25亿人次,拉动消费59亿元。2024年春节期间,“家庭园艺嘉年华”带动家庭园艺交易额达16.1亿元,同比增长17.5%。3月底,“花开北京•2024全民赏花季”拉开序幕,全市已有550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花园四季”为北京擦亮生态文明底色的同时,更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优秀生态文化、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有效激活了区域发展绿色动能。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北京在深化园林绿化配套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首都绿色发展方面有什么思路举措?
高大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部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花园城市建设的主责单位,我们将以强有力的责任担当抓好配套体制机制改革,在花园城市建设中加快形成可感知、可示范的成果。一是要加快研究推动花园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二是加快出台花园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制定花园城市建设各类技术导则,指导各区编制花园城市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三是加快编制落实游憩体系专项规划,制定绿城花城融合相关政策,研究制定花园元素融入交通、建筑、城市家具等基础设施的政策规范,以及15片花园城市精华片区、8类花园式场景等“城市更新+花园城市”示范项目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模式、技术标准。
记者:目前,花园城市建设还面临哪些挑战?未来,北京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花园城市?
高大伟:建设花园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需要协调推进的问题。比如,在平衡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方面,还存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模逐步扩大,树木生长空间、地下水补充通道被不断压缩的矛盾;在与城市更新相衔接方面,花园式元素如何更好融入建筑、道路、城市家具等城市功能,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园林绿化部门与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首先是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体系,出台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绿化彩化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定一批配套政策文件,形成多层级、成体系的政策制度框架,构建以各区为实施主体、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其次是加强宣传引导,从政府部门到行业学术团体,再到新闻媒体,共同发力,凝聚起建设花园城市的广泛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五位一体”,用生态的办法治理城市生态,全面建设“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一是持续用力推进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挖潜增绿,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之都。二是精准发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健全公园游憩体系,构建以历史名园、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实施城市彩化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一快一慢看北京”两个市域风景廊道体系;加快促进绿城、花城融合,增加立交桥桥体、建筑立面绿化,大力推进林荫道路、林荫停车场建设。三是集聚合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园林绿化与体育、文旅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绿道经济、公园经济以及森林康养、生态露营等新业态,建立健全以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结果为依据的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奋发努力构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百园百师”、社区园艺师等制度,大力实施自然教育进课堂、绿植园艺进家庭、景观设计进街区、生态文化进网络,推动专业力量全方位融入城市治理,讲好美丽北京故事,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